打造公共區域品牌商河產業發展新特征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商河除了是個農業大縣,也是一座偏向于旅游屬性的城市。人言商河有三寶,豆腐、炮肉與蒸棗,除此之外還有天下聞名的溫泉、歷史悠久的鼓子秧歌。
不過時下,這樣的城市印象正在悄然改變。幾天前,廣日股份華東數字化產業園落地商河,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之時,也向人們展現了文旅產業之外的無限可能。
記 者 宗兆洋
通訊員 劉安容
公共品牌塑造的潛力
城市品牌是一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特殊標志,是一個城市文化和精神內涵的重要體現。新時代背景下,城市的第一和唯一常常來源于文化和科技兩個層面。
商河是否擁有公共品牌?答案是肯定的。
在以往公共區域品牌的一般定義中,往往將其限制于農業產業或文旅產業,對于大部分地區而言,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往往集中于區域特有的資源,例如農業及其附加產品。
對于商河而言,無論是種類齊全的農業,還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溫泉產業,又或是孔孟文脈之地的文化底蘊,都為城市烙下了文旅標簽,逐漸形成了城市印象。對于科技與產業的公共品牌構建,正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關注,且漸成趨勢。
近年來以來,針對區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不少地方都公布了各具特色的發展規劃。
河南省出臺《關于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推進“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用三年時間培育一批“美豫名品”,圍繞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區域品牌,打造一批國內、國際知名河南品牌。
青島市召開實施“青島優品”工程座談研討會,提出今年將全面啟動“青島優品”工程,緊緊圍繞工業、農業、服務業和海洋產業等重點領域,構建“青島優品”的品牌、標準、評價、推廣、保護等五大體系。
從其聚焦的重點中不難看出,品牌不再僅僅局限于區域獨有的農業抑或是文旅特色產業,而是延伸至包括高端產業在內的更廣闊的領域。
未來,這樣的城市發展風向將越來越明顯,也必定將有更多的城市投入到科技與產業的品牌競爭之中。對于當下的商河而言,建設自身的城市品牌,打造新的城市標簽,占據先發優勢顯然極有必要,廣日股份華東數字化產業園的落地,或許將推進這一進程。
城市轉向的內生動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造科技為導向的區域公共品牌,商河此前已經開始了這樣的進程。
就拿商河之前開工的幾個項目來說,上個月剛剛啟動的濟南商河高端醫藥產業園加速器項目,是商河主動對接全市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主導產業,立足濟南、輻射全國,傾力打造的集科技研發、中試孵化、產業園區于一體的生物醫藥特色專業園區。
此外,正在推進的家家悅5.0供應鏈產業園項目,在規劃中提出將形成從倉儲到配送、從制造端到終端客戶、涵蓋農副產品及生鮮產品的大型倉儲物流中心,從而打造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和省會經濟圈最大的農產品加工流通中心。
如今,廣日股份華東數字化產業園的落地,顯然可以看做這一發展情境的延續。但新的城市形象的形成,僅憑一個或數個優質產業的帶動作用還遠遠不夠,商河正在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軟環境”。
根據商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商河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家,培育“瞪羚”企業1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3家,華信自動化、創意銀航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華慶機械、華信自動化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科源制藥、百斯杰生物入選山東省首批科技小巨人企業,商河縣入圍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創建名單,網絡零售額增幅持續位居全市首位。
寥寥數語,透露出商河城市建設的許多信息。
現有理論里,一個城市的創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制度的定位,如果制度層面上能將城市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那么城市發展中就能不斷涌現新的經濟增長點、城市品牌等,從而實現城市資本的增值和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構建城市品牌的意義所在。
好的城市與好的企業一定是相互吸引的,廣日股份華東數字化產業園落地正是這樣的結果——不斷挖掘城市的內生動力,提高城市的競爭力,為創新、創意、創業的資本要素、人力要素、資金要素的集聚提供原動力,商河已經展現出了這樣的潛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